《局部积聚瓦斯管理制度》讲解了煤矿企业中针对局部瓦斯积聚现象的管理规范与应对措施。该制度强调值班瓦斯员需严格执行瓦斯异常汇报调度制度,在巡检过程中同时检查可能引发局部积聚瓦斯的地点,包括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采煤机附近、顶板冒落处、密闭附近以及无风或微风巷道的顶板附近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文件明确指出当采掘工作面内链板运输机底槽内的瓦斯浓度达到2%,体积超过0.5立方米时,应按局部积聚瓦斯处理。对于采掘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立方米且局部积聚瓦斯浓度达到2%的空间,规定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在回采工作面回风上隅角及一段未放顶的巷道空间至煤壁线范围内,若瓦斯浓度达到1%,则禁止用电钻打眼;浓度达到1.5%时,同样需要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切断电源处理。此外,制度还明确了瓦斯员如出现漏检或不按规定处理问题的情况将受到处罚,严重者甚至会被开除并追究刑事责任。对于无法及时处理的局部瓦斯积聚情况,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编写处理措施。
《局部积聚瓦斯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煤矿开采的企业及其相关从业人员,特别是从事井下作业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它为这些企业和人员提供了一套详细的指导方针,确保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有效识别和应对可能出现的局部瓦斯积聚问题,从而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制度不仅有助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对预防和减少因瓦斯积聚引发的各类事故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