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讲解了为规范矿井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该制度涵盖了风险预控管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对象提炼及措施制定、危险源监测、风险预警、风险控制、信息与沟通、风险财政管理和职工安全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内容。在风险预控管理中,矿井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全面辨识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并对其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对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矿井要组织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覆盖所有活动区域,采用适宜的方法如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辨识,并考虑不同状态时态。在制定管理标准和措施时,需确保其具体明确,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定期修订完善。同时,矿井还应采取措施确保危险源监测的有效性,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使管理层和责任人及时获取并控制风险信息,遵循PDCA模式对风险进行控制,建立信息沟通程序让员工参与其中,实施风险财政管理以转移风险降低风险成本,以及关注员工安全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管理。
《矿井风险评估和预警制度》适用于煤矿企业,特别是从事矿井开采作业的企业。它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指导方针,帮助其有效识别和管理矿井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通过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升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确保从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此外,该制度不仅适用于矿井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也适用于一线工人以及其他参与矿井相关工作的人员,有助于形成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