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讲解了井下作业场所的全面防尘策略与管理要求。文档强调为满足生产和防尘洒水需求,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规定防尘管路敷设位置及距离,确保在采掘工作面、煤仓放煤口等地点均有覆盖,并明确了皮带巷和其他巷道三通阀门的设置间隔。针对回采工作面,提出了煤层注水的具体操作标准,包括动压注水的工作面需建立台账,同时详述了水幕、喷雾设施的安装要求与维护责任,以及巷道冲洗频率,以防止粉尘积聚。对于掘进工作面,则详细列出了防尘系统的构成要素,如湿式钻眼的应用,净化水幕与自动喷雾装置的位置设定,同样对巷道冲洗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他地点的防尘措施涵盖新设施的月度规划、隔爆水棚的参数规范及其检查制度,还有主要运输大巷的清洁频率,以及特定作业点喷雾降尘装置的安装要求。责任范围划分方面,明确了各队组在不同工作区域内的综合防尘管理职责,鼓励推广新型防尘技术和设备。
《综合防尘措施和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炭开采行业,特别是从事井下采掘工作的企业。它为矿井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防尘指南,确保从防尘供水系统到具体作业面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该文件不仅指导采煤队、掘进队组进行日常防尘管理工作,还为矿通风队提供了执行其他地点防尘措施的操作依据。通过明确各岗位职责,有助于提高整个矿井的防尘效果,保障职工健康,减少因粉尘引发的安全事故,推动企业向更安全、更高效的生产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