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防安全仪器管理制度》讲解了通防安全仪器从购置到报废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流程。制度描述了购置仪器需根据通防安全措施工程计划提出申请并经矿领导审批后由供应科购买,且订购的仪器必须质量可靠、型号准确、精确度符合要求,并具备“CMC”标志。对于新领出的仪器,需要检查相关证件是否齐全,并送交当地计量测试所校验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规定正常使用的仪器每日一检查、十天一校验,及时更换药品和电池,使用蓄电池的仪器每天充电。为确保仪器精度,规定了各类仪器的检定周期,例如风表、瓦斯检定器每年检定一次,报警器探头半年检定一次,测尘仪一年检定一次。此外,强调了对仪器的爱护,要求专人专用,无故损坏需个人赔偿维修费,使用人员要保持仪器清洁干燥,发现失准及时送交维修室。仪器室和维修室需保持整洁卫生,具有防尘、防震、防潮、恒温条件,维修工具齐全且由专人修理。制度还提到,每台仪器需详细记录数据,确保准确、齐全,符合标准,同时做好仪器的记录和台账管理,报废仪器要有审批手续。对于仪器配套物件和药品,设置专人保管,特别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要妥善放置。
《通防安全仪器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等矿山企业中的通风与防治瓦斯安全管理领域。具体来说,该制度主要针对从事矿山开采作业的企业或单位,特别是那些涉及井下通风及瓦斯监测工作的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配备有多种通防安全仪器,如风表、瓦斯检定器、报警器、测尘仪等,以保障井下作业环境的安全性。制度为这些企业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通防安全仪器管理规范,确保仪器的购置、使用、维护、检定、报废等环节都能按照严格的标准进行,从而提高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因仪器故障或管理不善导致的安全事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