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讲解了煤矿企业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有效控制潜在危险因素,确保职工安全健康及生产建设顺利进行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强调危险源监控的双重目的:预防事故和将事故发生时的危害降至最低。文中列举了矿山存在的多种危险源类型,如坍塌、爆炸、火灾、透水等场所,并详细描述了危险源分析评价的过程,涵盖危险因素辨识、发生概率评估、后果评估和风险评价等内容。根据评价结果,对危险源实行分级管理,分为A级(重大)、B级(较大)和C级(一般),分别由不同层级负责管理和控制。制度要求为每个重大危险源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组织措施,并将其作为重点检查对象,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下发通知书督促整改并复查验收。针对重大安全隐患,需由矿长指定专人会同相关部门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此外,该制度还强调了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重要性,包括成立编制小组、参阅现有预案、进行危险分析、评估应急准备和能力、完成预案编制以及提出落实、更新、培训和演练计划等内容。
《煤矿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适用于煤矿行业的各类矿山企业,特别是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矿区。它不仅为管理层提供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制定指南,也为一线操作人员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安全行为准则。通过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确保从矿长到班组成员都能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这有助于提高整个煤矿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率,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