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电、气焊审批制度》讲解了煤矿井下进行电、气焊作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严格规定和程序。该制度描述了为确保安全,井下从事电、气焊工作只能在规程允许的地点进行,并且要求主要硐室、进风巷及运输巷的焊接必须有专门的审批表和安全技术措施。文中指出审批表需要通风、机电、安检等多个部门及相关领导签字才能生效,强调了安、瓦检员需全程监督作业并签字确认,同时规定单位正职必须现场盯防,否则禁止施工。此外,对焊接地点的安全环境也做了具体要求,例如支护材料、供水管路、灭火器配置等,还特别指出瓦斯浓度不能超过0.5%,以及20米范围内无瓦斯积聚方可作业。文中提到火种使用限制,仅能用火柴且由负责人保管,同时规定“一焊一措施”,紧急任务才可进行井下电、气焊。并且作业前后要向调度汇报,作业完毕后须监护30分钟再结束程序。针对设备工具的运送管理也有明确规定,严禁存放氧气、乙炔气瓶,焊接结束后立即回收。最后明确了审批表的签字流程,当相关领导不在时的替代签字方式,以及违规作业的处罚措施。
《煤矿电、气焊审批制度》适用于煤矿行业,特别是涉及到井下电、气焊工作的企业和单位。这一制度为煤矿企业在保障井下作业安全方面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方针,旨在通过严格的审批流程和现场安全管理措施,预防电、气焊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它不仅适用于老石旦煤矿,也为其他同类企业提供了一个可以参考的安全管理制度模板,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