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作业管理》讲解了高空作业相关的安全管理要求、防护措施以及常见事故案例。该文档通过开场白引入,强调高空作业的高风险性,并引用统计数据指出中国建筑施工现场40%的死亡事故由高空坠落造成,每年超过11,000例死亡和200,000例伤残事故与高空坠落相关。文档详细定义了高空作业,即在坠落高度基准面1.8米以上(含1.8米)有可能坠落的位置进行的工作,并将高空作业分为临边作业、洞口作业、悬空作业等类型。进一步阐述高空作业的基本要求,包括按优先顺序采取安全措施,如使用区域限制安全带和坠落保护装置等,尽量选择地面作业或安装固定楼梯、围栏、扶手以确保作业场所安全。此外,对高空作业设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包括平台设施(如升降机、脚手架)、个人防坠落装置(如围杆作业安全带、区域限制安全带、坠落悬挂安全带)及梯子的选择和使用。最后,文档还强调了特殊天气条件下的高空作业要求、交叉作业的风险控制、易坠落物品的管理以及其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高空作业管理》适用于从事钻工、井架工、维修工、电工等涉及高空作业岗位的人员。这些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涉及到刷油漆、使用梯子、脚手架、移动工作台,或者需要在井架、井口等区域工作。文档旨在为他们提供系统的高空作业安全指导,帮助其识别高空作业中的潜在风险,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作业安全。同时,也适用于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用以制定和完善高空作业管理制度,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减少因高空作业引发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