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液体槽车卸入灌操作规程》讲解了易燃液体从槽车安全卸入贮存罐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该规程描述了槽车对位后,必须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确保无明火源且远离可燃物与行人15米以上。规程强调在作业区域禁止使用手机、携带火种、穿带钉鞋及化纤衣裤等可能引发危险的行为。文件指出每班至少需要三名操作工,其中甲级工不少于两人,并需有一名兼岗安全员在现场监督。此外,规程明确要求现场配备足够的灭火设备,包括干粉灭火器和石棉被,以应对突发火灾。它还规定了在开始卸载前,必须仔细检查汽车槽车、槽罐内部以及相关设备的安全性和防爆性能,任何不符合标准的设备都需整改合格后才能使用。规程特别提到要确保静电能够导入地下,防止静电引发事故。文件中还涵盖了对火车槽车罐口铅封的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报告。轻开槽车罐口,测量并记录罐内液面高度、温度等信息作为计量依据是必要环节。规程还说明了汽车停放的位置应便于撤离和逃生,司机不应离车。接好管道后,安全员需再次确认无安全隐患方可开机。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持续监听、触摸和观察设备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当槽车卸载接近完成时,需将管头移至罐底凹坑处以彻底卸净液体。停机后的收尾工作如拆卸电缆、管阀和接地线也非常重要。另外,遇到电机发热或恶劣天气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对于操作过程中的起火情况,文件给出了详细的自救步骤,包括使用灭火器扑救、覆盖石棉被、报警等措施。最后,《规程》还涉及了卸入贮存罐的具体操作,如检查放空阀、呼吸阀、接地情况以及贮池容量等,确保槽车货物与贮罐留存物资相匹配,并从泵开始沿管道逐一检查阀门状态,在立式或卧式贮罐中正确输入液体,同时安排专人巡视管道预防泄漏等问题。
《易燃液体槽车卸入灌操作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化工物流等相关行业领域内的易燃液体运输和储存企业。尤其针对那些涉及易燃液体装卸作业的企业,例如炼油厂、化工原料供应商、化学品仓库等。该规程为这些企业的员工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确保他们在执行易燃液体卸载任务时能够遵循严格的安全规范,从而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这不仅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也保护了企业的财产免受损失。此外,此规程同样适用于安全管理机构,用作制定更全面安全管理制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