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开罐检修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储罐在进行开罐检查时的一系列安全措施。该规程详细描述了从排空置换开始的各个步骤,确保储罐内部的液化石油气被安全处理。通过液泵将储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抽至最低液位,并关闭所有阀门,但不包括压力表和液位计的阀门,确保储罐与整个液化气工艺管线隔离开来。为保障安全,规程指出要加装厚度不少于6mm的盲板,并将排污管与火炬管连通,火炬距储罐水平距离不得少于70m。在点燃火炬的过程中,需严格控制阀门以确保燃烧状况稳定。当储罐压力降至0.05Mpa以下时,应关闭相关阀门,同时将气相管与火炬管接通并注水,直至水充满储罐使火炬熄灭。完成注水后拆除上水管和火炬管,并将储罐内的水放尽。接下来用蒸汽吹扫储罐,对于不同容积的储罐规定了不同的吹扫时间,吹扫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储罐压力,达到一定值时进行放散。吹扫结束后静置待冷却再打开人孔盖,使用可燃气体检测仪检测罐内液化石油气浓度,合格后方可入内清理罐壁附着物。清除的污垢要及时运到安全地带处理,避免硫化物自燃起火。
《储罐开罐检修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从事液化石油气储存业务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拥有大型储罐设施的石油化工企业、燃气公司等。这些企业在日常运营中需要定期对储罐进行开罐检修,以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规程为上述企业的技术人员、维修人员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帮助他们在进行储罐开罐检修作业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从而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