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后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炉后岗位工作中的具体安全措施与操作流程,确保员工在该环境中工作的安全性。该规程强调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包括安全帽、工作服等装备,以提供基础的安全保障。它描述了操作盘面的使用规则,禁止放置或悬挂任何物品,并且不得随意打开控制设备的柜门。对于设备运行前后的操作也做了详细规定,要求运行前仔细检查确认,清扫和维护时必须停机并悬挂警示牌。文中提及叉车、行车作业需遵循通用分册中的相应安全操作规程。针对大锤、钢钎等工具的使用提出了明确的安全指引,例如大锤使用前要检查其状态,打锤者不戴手套以及站立位置的要求;钢钎使用时应站在侧面避免弹起伤人,同时佩戴厚布手套防止高温烫伤。规程还指出控制室内不允许吃零食和吸烟,限制非相关人员进入。紧急情况下,允许立即操作“紧急制动开关”停止浇铸设备运行。起吊铜模需要专用吊具而非吊钩,操作时人员应站在模具两侧,调节铜模水平需用专用扳手,不可直接用手调整。行车起吊物品时,严禁环握吊链或钢丝绳以免夹伤手指。电葫芦操作严格依据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禁止起吊特定类型的阳极、铜模。规程禁止将未完全凝固的阳极板放入水槽中。更换浇铸包时要确保铜水倾倒干净。处理灌顶针时需报警并锁定园盘。清理中间包、浇铸包时,控制室不能随意向内灌注铜水以防飞溅,且潮湿的铜模内不应灌注铜水。最后,在清理搅拌罐内杂物及出铜口冷铜时,要求关闭电源、停止机器,并严格执行挂牌制度。
《炉后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冶金行业特别是涉及炉后作业的企业和单位。这涵盖了所有参与炉后生产过程的操作工人、维修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这些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到各类机械设备和危险物料,如高温金属液体、起重设备等,因此严格遵守此规程是保障他们人身安全的关键。此外,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也应当熟悉该规程内容,以便监督和指导现场作业,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正确实施,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