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十类非煤矿山事故》讲解了近5年来我国非煤矿山发生安全事故的具体情况,数据展示了自2010年以来至统计时的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0年1009起事故及1271人死亡降至2014年的534起和640人,事故率与伤亡数年平均降幅分别达到了14.7%、15.7%,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也表明持续下降的趋势。文件还揭示出不同地区事故发生的特征:多集中于云南等十个省份;其中8个中西部及矿业大省占据了事故总量六成左右;同时指出,在80个重点县里,部分区域发生较多较大事故,尤其强调安徽省霍邱县等四地事故密集情况;小规模矿山是高发区,且因非法违法导致较大事故发生频繁,在证件缺失以及非法组织生产和外包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涉及7起重大地下矿山事故(类型包括透水火灾等),大部分源于违法违规操作。文中提到,突出严防十大典型非煤矿山事故,这些事故覆盖了63.4%的事故量、61.2%人员伤亡,以及几乎全部重大、特大事故,对于每种类型的安全隐患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将中毒窒息列作重要警示对象,指出了由于通风设施不当等原因造成的事故。
《严防十类非煤矿山事故》适用于从事非煤矿山生产作业、安全管理的相关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学习参考。其为上述群体提供了详尽的数据分析与案例回顾,帮助从业者理解非煤矿山安全的重要性,明确近年来行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取得的进步,识别出当前最易导致事故的安全隐患类型,以便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减少事故风险。这对于促进全国特别是云南、广西等地矿业活动安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