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讲解了针对封闭或部分封闭且通风不佳的环境中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的规章制度。文件阐述了此类环境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是易燃易爆物品堆积,亦或存在氧气缺乏的情况。制度对作业活动前需遵循的安全技术要求作出详述,如强调“先检测、后作业”,并对检测的具体步骤进行了规范:进入有限空间之前需要进行至少三项检测指标——氧浓度应处于19.5-23.5%,保证环境内不缺乏氧气;确保没有高危险性的可燃气体浓度存在;确认有害气体浓度无害,避免有毒物质伤害工作人员健康。文档也明确了在潮湿狭小空间内的工作用电标准及应急照明等具体安全规定,并说明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职责以及为保障安全所提供的必要装备设施。对于作业审批和危害告知道出详细的要求。此外,它还指定了现场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在有限空间内部执行任务的三个关键人物及其相应的工作准则被细致划分开来:作业负责人必须确保条件允许才批准施工并关注随时变化的状态决定是否停止施工;工作者自身要有足够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可以遵守操作规程、使用正确的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并保持信息流通畅通;而监护者的任务是确保作业区域外的安全监督并且掌握作业状态及时给予必要的救援协助。针对临时作业时未满足基本检测和防护的情况下应寻求外部援助而非强行自行施工作业的建议,文件也提出打开所有孔口以促进空气流通或实行间歇性工作的办法。为提升员工意识和知识,《制度》提倡定期培训课程,确保每个人知晓潜在风险,并学会正确的安全方法及掌握事故后的应急预案处理技能。最后,它指出一旦事故发生须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要求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演练。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责任制度》适用于多个行业的安全管理范畴,包括但不限于化工生产、污水处理、建筑工程、食品酿造以及其他任何涉及到特定封闭空间作业的企业。无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私人中小企业,但凡其运营中包含进入船舱、锅炉管道或者是地下井等地方开展施工维修活动,则应严格依照该制度行事。通过此制度可以有效地引导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安全责任体系,从领导层到一线工人都明确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共同维护作业环境下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