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品防范管理制度》讲解了化学品防范的重要规定和方法,确保化学危险物品的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措施到位。化学危险物品的范围被明确定义,包括七大类: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自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腐蚀品等。这些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并设有符合特定条件的安全设施。对于存储,文件提出了分类存放原则、特殊存储条件(防止火灾、潮湿及温度敏感)、以及定期检查的要求。此外,对容器进行了强调,要进行全面检查以防止事故发生。在使用方面,《制度》提倡健全的操作规程和严格的防护用具配备与应用。特别提到了一旦人员遭遇危险品(如酸、碱、汞化合物)撒溅,如何采取初步自救并及时寻求医疗救援,详细描述了一般性化学烧伤和针对不同类型的腐蚀物质(如各类酸、氨水等)、有毒化学品(如汞及其化合物)引起的不同急救办法。
《化学品防范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生产企业、科研机构实验室内从事化学试剂保管与使用操作的相关员工,也适应于物流仓储管理企业中处理化学货物的专业团队。涉及的企业单位需要遵循该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不受损害,确保化学危险物品能够得到妥善管理和正确应用,从制度层面减少因管理不善导致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相关人员能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做出快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