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班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讲解了施工现场的全面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施工过程安全。该制度指出建筑工地工程负责人应承担现场治安与安全责任,并签定相应的责任书。它描述了工人每月定期接受消防和安全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强调施工人员应积极参与义务消防队伍提升自救能力。制度提到防火班前活动必须天天进行以保证危险作业中的火灾预防。在电气设备安装以及气焊切割中,相关技术人员需要有操作证并办理用火审批手续且保证设备之间的安全距离达到10m以上。针对氧气瓶及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等使用要求做了严格说明,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此外,文件详细列出了动火作业的前置清理要求、焊接机的接地与绝缘规范以及遵守当天有效的施工用火审批制度等内容。制度规定施工材料要妥善存放避免盗抢和火灾风险,明确指出了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和使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库房设置禁烟标志和灭火器材。并且为减少隐患,进入内部的易燃物也要限量携带并采取防护措施,严禁非法调配油漆稀料,施工现场宿舍禁止随意吸烟或使用未经许可的电器设施。另外,对木工废材及时清理,伙房炉灶遵守安全规定,不违规架线及私自安装电器设备等进行了规范。同时指出所有消防设施不准私自动用和移除,在紧急情况下要及时报警组织力量实施初期救援,并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设置明显警示标记,严格杜绝高空抛洒废弃物。
《施工班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从事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企业和施工单位。特别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而言,这些规则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框架。本制度也指导了所有在工地上参与施工作业的一线员工如何正确操作,保证自身和他人生命财产安全。对于建筑项目中的特种作业人员,例如电工和焊工,则为其日常作业行为确立了具体的合规要求。这一系列的规定有助于确保整个施工现场处于受控状态下运作,有效降低火灾及其他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整个施工团队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