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与动火管理制度》讲解了公司在防火防爆和动火管理方面的规范内容及操作要求。此制度描述了具体的火源管理办法,如焊割动火的规定包括控制易燃区域动火作业、高处焊割的安全措施、防止火花飞溅以及距离带电设备的安全间距要求等内容。同时,制度还涉及了对摩擦、冲击及高温表面的注意事项,比如禁止穿带有钉子鞋进入危险区域、在搬运危险物品时使用无火花工具等,并明确高温设备需做好保温以杜绝火灾隐患。在火灾危险性分类中,文件指出公司储罐区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等级,而质监室及其他岗位则被划分为乙类。动火规定中详细列举了禁火区的划定范围以及动火许可证办理流程,并根据危险级别分别设定 A、B、C 三级动火类型,强调特殊动火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 8 小时,各级动火证有严格有效期限。最后明确了取样分析的重要性及间隔时限的要求。
《防火防爆与动火管理制度》适用于化工行业或其他存在类似防火防爆风险的生产型企业,尤其针对那些涉及大量易燃、易爆原材料的场所如储罐区和包装厂房。此外,该文档为安全管理负责人、安全环保部门、动火操作员工及外协施工方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旨在提升全员防火防爆意识与操作技能,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