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员安全行为规范》讲解了防火员作业时必须遵循的多项安全规程,包括仪器设备准备、同行检查、操作监控距离以及安全环境观察和应对。防火员在进行任务前务必确保携带合格且完整的检查设备,并严格把控设备状态,杜绝不合格设备带入井下。当执行检查火区或有隐患地点的工作时,要求两名防火员同行,配带自救装备并持有特定气体报警装置,这为紧急情况下自我救援提供了保障。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两人需保持一定的工作间距,并由一人负责监督另一人的具体动作。在任何有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环境中,如对火区及疑似的发热点检查时要严格按照从上风侧至下风侧的路线推进,在没有经过安全检测的情况禁止直接靠近,遇到潜在危险要立即撤退并建立警戒,向相关领导汇报处理措施。面对瓦斯、一氧化碳浓度过高的情况,先疏散区域内的人群,并设置安全界限同时通知调度部门采取措施,而针对高处冒顶点的状况要悬挂警示标识并按规定频繁监测,使用长杆工具以保障距离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另外,在工作未能在一个班次中完成的时候,防火员需在现场交接工作,保证任务持续性与安全性。
《防火员安全行为规范》适用于从事矿井防灭火工作的人员及其管理人员。该规定主要为保障参与火灾隐患排查与控制工作的所有个体提供一个详尽的操作准则,旨在预防事故并提高作业效率,涵盖各类煤矿企业的消防队伍和专职、兼职矿井防灭火从业人员,确保其能够有效识别危险因素,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依据明确规则行事,实现安全生产,维护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