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预想管理标准》讲解了对生产运行中可能遭遇的风险进行预设并形成书面化管理和执行规范的方法。每个运行岗位均应配置专门记录本用于事故预想记载,确保该记录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并由相应专业工程师定期检查批阅,保证其严谨性和专业深度。该标准强调,事故预想要围绕当前运行状态特别是现有设备问题来设想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过去出现过的故障隐患、未能即时解决的设备缺陷以及其他潜在风险,这些预想应当是具体的、实际发生可能性较高的情形。通过班长或专业技术负责人员制定题目,引导各操作岗位职工根据各自职责和实际情况详细填写事故应对措施。同时指出预想记录并非简单书写而后束之高阁,还需由专人进行汇总分析与改进优化再下发学习,以此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与应急反应技能,并设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保证制度落到实处。
《事故预想管理标准》适用于电力、化工、机械加工等拥有较多固定式大型设备的企业及工厂中的各类操作岗位和管理人员。这其中包括一线的操作工,他们每天要直接面对各种复杂危险的生产环境,更需要通过对过往故障模式的学习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也涵盖班组负责人、工程师等中级管理人员,他们在整个管理体系中起到了连接普通员工与决策层的重要桥梁作用,能够为事故预想方案的质量把关,组织培训交流并及时反馈问题至相关部门;还涉及到高级别的安全管理机构,它们负责整体策略规划并评估基层实施成效以确保全厂乃至更大范围内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