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讲解了针对正式投产后的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各种形式损坏后的一整套管理流程。从设备事故发生后的及时处理、分类,到对不同等级事故的明确界定以及后续责任人的追究都有具体阐述。一般事故根据停产时间、修复费用等标准划分,并且与较小损失的设备故障区分开来。对于一旦发生的任何状况,文件要求工段须马上报告厂方,随后依据事故严重性决定更上级报告与否。在抢修阶段规定了必须保护现场、迅速恢复生产的措施并提出不得互相推诿、需统一服从指挥的要求。文件强调了设备事故发生之后调查分析的重要环节,“三不放过”确保问题根源得以深究并吸取教训。对造成事故的原因进行了九项分类以供识别。而作为配套措施,《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中的考核办法为上述制度实施提供了监督和激励机制,详细地列举了几种情况将被罚款、处分甚至开除矿籍等,相反,表现优异者也获得了奖励的保证,从而鼓励工作人员重视安全操作规范、积极履行工作职责。
《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适用于具有机械化生产和使用复杂机器系统的行业或企业。具体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矿业开采、制造加工、能源生产等拥有大量设备运行并依靠它们保障日常生产顺利进行的企业机构。此文件旨在为企业的管理层和一线员工提供一套完善的设备安全管理指导原则及违规处罚标准,以便加强企业内的设备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以及合理处置已发生的事故,降低设备故障或事故给生产和财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保证企业和工人利益的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