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讲解了仪表工作中的各种具体安全规范和防范措施,涵盖从基本的电源管理至特殊汞作业环境的安全要求。该文档明确了在校验仪表过程中对于交直流电源及其电压等级进行标识的重要性,以确保使用者正确区分和使用。同时规定校验连接电子仪表前必须切断电源或者实施必要的防护步骤,并强调离岗需断电保证用电安全。在涉及到气动仪表操作部分,规程要求气体品质良好、压力稳定且不能错误接线或气源误接,试漏环节只能用酒精且作业地点禁火以防隐患。针对汞作业有特别说明:为保护员工健康和避免汞泄漏,作业车间通风与温湿度控制十分必要;工作区准备时先通风5到10分钟并设置适宜的工作环境条件,作业区域应便于汞液清理及回收。文件详细地指出储存汞容器要用液体覆盖避免蒸发外泄风险,并对工作人员个人防护装备提出了明确要求——穿着专用服装,佩戴手套、口罩等;处理汞时不得裸手操作也不能直接接触。饮食和个人卫生方面也有严格管控措施,例如在工作区域内严禁携带食物和进餐,饭前洗手需采用凉水而非热水以减少皮肤伤害风险。在安装调试仪表阶段,本标准强调防止装置倾覆和部件掉落伤人,提醒工作人员之间互相协作确保设备安全定位并紧固螺栓,在蒸汽管道等高温环境下作业时注意防护避免被烫和仪表受热损坏,并强调运行测试时应当展示标志牌。
《仪表工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等多个行业的工业生产领域,尤其是在涉及精密仪表操作维护岗位上工作的技术人员。对于需要频繁校验仪器精度的专业人士来说是一份重要指导文件,可以帮助预防电气危险、有毒物质泄漏、机械损伤等人身财产安全事故。它为所有从事此类工作的人员提供了系统的、全面的行为准则和技术依据,确保他们在执行任务期间遵守正确的步骤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