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壁厚偏差》讲解了铝型材壁厚及其偏差的定义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具体阐述了国标GB/T5237.1-2017对铝合金型材不同精级壁厚偏差的要求,将壁厚尺寸分为A、B、C三组。文档介绍了铝型材壁厚偏差的具体数值范围及影响,如按壁厚1.4mm标准,允许在1.31mm到1.49mm之间的波动。对于铝型材挤压模具的介绍详细覆盖了从选材至加工完成的各个工艺环节。模具钢H13作为主要制造材料,因其具备优秀的力学性能被广泛采用,同时解释模具的构造与功能,即模具孔空隙决定了成型型材壁厚。还深入分析模具磨损维护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说明了每次上机生产都会造成模具工作带一定的磨蚀损耗,抛光处理虽有助于恢复光滑度,但也会略微增大型材壁厚并增加模具间隙约0.01mm。此外,为提高模具耐用性而采用的氮化技术也得到了提及。挤压过程中的模具壁厚控制亦受到严格的标准限制,包括加工误差带来的壁厚差异控制,以及不同的挤压速度引起壁厚变化的情况。为了确保壁厚控制符合高精度需求,《铝型材壁厚偏差》提出了壁厚的合理控制方法涵盖从模具设计到最后生产的整个流程。
《铝型材壁厚偏差》适用于门窗及幕墙行业中的生产管理人员、品质监控人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等群体。该文档为他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和把控铝合金型材壁厚及其偏差的基础理论和支持依据,确保产品满足相关行业的国家标准和客户期望值。它帮助从业者理解壁厚在产品设计与实际测量中存在的正常浮动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包括由设备、模具及生产工艺等方面引起的差异,从而使生产企业能在遵循GB/T5237.1-2017等国家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模具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措施来保证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降低由于壁厚不符合要求导致的成本浪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