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讲解了在实验(训)室环境中开展实践教学与科研工作所需的安全管理规则和规范流程。该制度明确要求相关人员,如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在进入实验场所后应当秉持“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此外,文件详细列出了对于火源和电源的安全控制,以及针对电线布置的规范和隐患处理机制,并强调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隔离存放并与火源、电源保持适当距离。为了预防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规定中对明火的使用提出了严格的申请审批要求,还指出实验(训)室须配备齐全且易于获取的消防器材,并进行专门管理。该制度同时也禁止个人物品的存放,不允许开展非实验相关的活动。同时,明确了实验仪器设备由专人负责,使用需得到管理员许可,最后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关闭所有使用的设备和切断相关能源供应,完成检查无误才能离开。
《实验(训)室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各级学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内部的实验室或实训场地管理者、指导教师、以及参与实验的学生群体。无论是进行基础教学还是复杂科研实验的团队和个人都能从中受益,特别适合存在高危物品(如易燃易爆气体)、精密仪器设备或者电气设施复杂的单位参照执行,以保证各类实验(训)室内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财产设备不受损害。这为从事自然科学教育与研究、工程技术实训等领域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持和行为指导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