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讲解了护理人员在各类诊疗及护理操作中需要遵循的标准预防原则,确保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污染的物品均采取适当防护。在可能接触患者血液和体液的操作中,需穿工作服、戴手套,并做好手部卫生处理。当存在血液或体液飞溅到面部的风险时,必须佩戴具有防渗透功能的口罩和护目镜;而大面积污染风险时还需穿上防渗透隔离衣或围裙。对于手部破损的护理人员,在接触传染源时要戴双层手套。执行侵袭性护理操作时应确保光线充足,避免锐器伤害,并使用具备安全设计的医疗设备,同时明确禁止某些容易导致针刺伤的操作方式。文件特别指出使用紫外线消毒时不许光源直接照射人体,干热灭菌要注意降温防止玻璃炸裂,且严格执行厂方的压力蒸汽灭菌设备操作指南。另外,该文档也强调了特殊场景下的额外防护要求,如与戊二醛、化疗药物接触时佩戴专用防护工具,以及处理锐器的具体措施与流程,包括正确丢弃损伤性废物并遵循区域性防护程序等细节。整个规章制度全面涵盖了从基本预防到特殊操作防护的各项规范。
《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制度》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中的护理人员,特别是那些需要经常进行血液、体液等感染性物质护理操作的一线护士和护理团队管理人员。它还广泛涉及于医院感染科、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为所有参与临床诊疗活动的人员提供职业安全保障指引。这些标准不仅限于普通病患的护理操作,也包括针对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隔离防护措施,确保全体护理从业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得到充分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