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井下落物事故》讲解了发生在2008年5月1日的一起因抽汲作业而导致抽子落井的事故经过及成因,并提出具体的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法。此事故发生时,抽汲工具在完成液面恢复后的第二次抽汲过程中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负荷减轻、抽子落井的情况。经详细原因分析发现事故主要与抽子的设备质量问题有关,例如抽子球头过度磨损及防脱帽丝扣松动导致的脱落情况。同时,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前检查不到位及监督不充分是间接因素。在作业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细致的工具检查也是事故的关键诱因。针对这一事件,《“5.1”井下落物事故》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措施包括强化对操作规程的学习与落实,确保每次使用抽汲工具时都能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与确认。另外还需要通过相互监督和加强员工责任心等手段从多个层面降低再次发生类似事故的概率。
《“5.1”井下落物事故》适用于油田作业、井下抽汲作业及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和管理者。特别适合参与实际井下作业的一线操作人员以及负责监督检查、质量控制的技术人员。对于那些执行维护和维修任务的专业团队来说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此外该文件也能够为油田企业中的各级安全管理职能部门提供参考,在制定和完善内部安全生产规范时予以考虑,以进一步提升整个行业领域内的安全意识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