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讲解了煤矿冲击地压的防治工作相关要求和措施,涵盖了防治的基本准则、技术规定与具体实施方案。细则描述了冲击地压的概念、分类及其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明确规定煤矿企业需要承担起防治的责任,其主要负责人需成为冲击地压防治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安全防控工作。总工程师则需对防治技术方案的设计和执行承担责任。文件还指出煤矿必须在年度安全费用计划中预留足够的资金用于防治工作,并定期编制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针对冲击地压矿井,明确需建立健全多项制度,如安全技术管理、岗位责任、培训及事故报告等规范,以提高矿井整体的安全保障能力。细则也提到要鼓励技术创新,支持新科技手段的使用以改善防治理论与实践方法。细则对于冲击地压煤层定义明确,强调具有相应条件时应当启动倾向性鉴定,鉴定工作委托具备资质机构进行,同时鉴定单位要为鉴定结果负全责并将结果上报给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对于已经评定出的不同级别危险区域,细则倡导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办法实施精准化分区管理。
《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煤矿企业及其相关生产单位,尤其面向存在或可能面临冲击地压风险的煤炭开采场所及管理者。它主要覆盖那些已被认定或可能存在冲击地压威胁的煤矿井巷和工作面周围环境,适合各级煤炭监管部门、评估鉴定机构、技术研发部门及相关从业人员参照使用。无论是新建煤矿还是已有矿山,只要涉及深部开采或者地质构造复杂地带作业,都应遵守此细则中的规定来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这不仅有助于保护职工的生命安全,也为整个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