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市电化厂热交换器爆炸》讲解了1966年8月8日凌晨发生在浙江省衢州市衢州化学工业公司电化厂氯化车间的一起严重安全事故,其主要因三氯化氮积累导致液氯热交换器发生猛烈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超过100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40万元。爆炸威力极大,不仅破坏了厂房,还使多件金属部件飞出数十至百米不等的距离。具体事故经过描述表明爆炸先伴随弧光,继而产生白烟和黄烟(氯气),同时测算出当时的爆炸瞬间压力约为700公斤厘米²。文章还分析了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1号换热器排污不及时,导致三氯化氮浓缩后积聚过多;二是废碱液中氨含量超标被用于配制盐水,进入系统生成大量三氯化氮。此外,文章提供了防止此类事故的措施,主要包括控制入槽盐水中无机铵和总铵的含量、设置排污装置及定期排污管理规定、禁止停用设备残存原料氯气或用蒸汽吹扫污物,并建议在氯总管中加装冷却捕集装置以提前冷凝三氯化氮。
《浙江衢州市电化厂热交换器爆炸》适用于化工行业尤其是液氯生产相关的安全管理工作者和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人员参考学习。它特别针对从事氯化物生产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历史教训总结和具体的防范措施指导,确保企业在实际生产操作中有章可循,有效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通过对该案例的研究,相关企业及从业人员能够加深对设备维护和工艺安全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改进日常运营中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