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二装洗槽车闪爆事故.docx

    • 资源ID:156794       资源大小:14.9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二装洗槽车闪爆事故.docx

    第二装洗槽车闪爆事故2005 年 2 月 2 日,第二装洗发生槽车闪爆,事故中三人受伤、部分设施损坏。2 月 2425 日,安全工程研究院应邀派员前往勘察现场,与生产操作人员、现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了交谈,了解操作程序及事故过程,并对静电起电情况等进行了测试。在炼厂安环处有关领导及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对事故原因作了综合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一、事故经过2005 年 2 月 2 日 17 时 30 分, 刷车二班接到刷洗计划上台进行普洗刷车作业。17 时 45 分左右,刷车职工甲在刷洗完三台槽车后,到 4 股 20 位进行第四台槽车(车号为 6280026)的刷洗作业,在打开车盖将真空胶管放入车内的过程中,槽车突然发生爆燃,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职工甲从 4 股车上抛出,摔至 3 股西侧地上(水平距离 6 米左右) ,爆炸还使在临位(3 股21 位)作业的职工乙、丙受到惊吓造成轻伤。现场该位上方的防雨棚被击碎,真空胶管断成 4 节被抛出 15 米,该位上方的照明灯具同时被毁(见照片 1) 。二、事故分析从现象上看,这是一起由化学变化造成的化学爆炸。化学爆炸的物质是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在外界一定强度的能量作用下,产生剧烈的放热反应,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从而引起强烈的破坏作用。下面逐一分析:1、化学爆炸的物质根据现场问询,6280026 号槽车内残油为汽油,属挥发性易燃液体。标准汽油的爆炸温度极限为-205,当时的现场温度在 0左右,如车内残油过多,汽油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随时都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当浓度高于爆炸温度上限时,由于槽车有可能泄漏以及空气和蒸气之间的扩散作用,所以仍然是危险的) 。事故后,该公司化验中心对来自爆炸槽车同一地方的三台槽车进行了采样分析,发现车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多种烯、烷类气体,其中一台车(车号为 6282982)内还存有氢气。测试结果见表 1:表 1:气体组分(体积百分比)车号成分627963362829826280026爆炸下限气体燃气空气98.897.697.17氢气1.6674.0甲烷0.0654.0乙烷0.3250.14.23.0异丁烷0.18.42.5正丁烷0.18.40.14.22.0丁烯-1,异丁烯0.18.40.14.23.0反丁烯-20.18.40.14.21.6顺丁烯-20.18.40.14.21.6异戊烷0.4330.3122.0一氧化碳1.119512.5二氧化碳1.66总计100100100其中可燃气1.22.41.17当混合气体中含有两种以上成分的可燃气体或蒸气时,其爆炸下限可根据理查特里法则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m 混合气体的爆炸下限;na、nb、nc、. 可燃混合气中 a、b、c 各组分的百分比含量,nanbnc.=100%;La、Lb、Lc、. 可燃混合气中 a、b、c 各组分的 B 爆炸下限。根据表 1 数值计算得出三种可燃混合气的爆炸下限分别是 2.2、3.0 和11.3,可以看出,车号为 6282982 的样品的可燃气浓度(2.4)接近其爆炸下限(3.0) 。2、点火源据了解,爆炸前周围没有明火作业,可以排除明火引爆这一因素;现场亦无电气元件及设备,不存在电气火花引爆的可能;汽油的自燃点在 255以上,当时没有进行外部加热,不可能受热自燃。逐一排除后,点火源集中到静电放电上。通过对现场的勘查和测试,发现存在静电产生、静电积聚和静电火花放电的条件。具体表现在:静电产生在刷洗 6280026 号槽车前,曾用该处真空胶管刷洗过其它槽车。胶管在拖动过程中以及管内液体、气体的流动都会产生静电(在操作过程中,抽空的阀门始终打开) 。静电积聚经查看,真空胶管与金属管连接处绝缘;操作工所戴为非防静电胶皮手套(在用手套电阻值:2.01010,新手套电阻值:9.11010) ;外衣为非防静电工作服;根据 GB4385-1995(防静电鞋、导电鞋技术要求)对厂方提供的胶鞋样品进行了测试,旧鞋为 1010、新鞋为 1011,为非防静电鞋(见照片 2) 。因此,在干燥寒冷的冬季(实测相对湿度 19.2%RH) ,真空胶管中的金属丝上会有静电积聚,并在短时间内无法消散。静电火花放电在残油较少,静置时间较长的情况下(该车已停靠 1 小时) ,油面及槽车本身静电已基本消散(经检测,栈台接地电阻合格) 。真空胶管在使用过程中头部磨损较为严重, 有几根露出金属丝 (见照片 3) ,在放入槽车的过程中,有可能与罐内金属体出现火花间隙,从而发生静电火花放电。三、结论与建议根据以上分析,由于槽车内存在处于爆炸极限的可燃性气体,而真空胶管在放入槽车的过程中与罐内金属体发生静电火花放电,其能量足以引爆可燃性气体,这就是 2005 年 2 月 2 日齐鲁石化炼油厂槽车闪爆事故的根本原因。根据当前情况,建议采

    注意事项

    本文(第二装洗槽车闪爆事故.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