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乙炔泄露爆炸事故.docx

    • 资源ID:156894       资源大小:12.8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乙炔泄露爆炸事故.docx

    乙炔泄露爆炸事故一、事故经过某日上午,某化工厂焊工班在 1 号、2 号、3 号贮罐之间安装纵向走台。9点多钟,焊工王某将割枪借给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使用,20 分钟后,割枪被还回。王某接枪后,随手就近把割枪插入 2 号罐顶上的连接口内。中午 11 点 30 分下班时, 工人李某去关氧气瓶和乙炔气瓶阀门, 氧气瓶高、低压正常退气完毕,李某却发现乙炔瓶高、低压表指针已回零,说明瓶内乙炔气已经跑空。李某立即告诉了班长张某,但没有引起张某的重视。焊工王某也没理会, 从罐顶连接口中提出割枪拆下, 离开现场吃饭休息去了。下午 15 点 30 分左右,电焊工赵某用电焊机焊接 2 号罐顶护栏立柱时,该罐发生爆炸,固定罐盖的 68 根直径 14 毫米的螺栓全部被拉断,235 公斤的罐盖向西飞出 20.8 米,致使现场作业的 4 名职工当场死亡,多人受伤。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外单位现场施工人员没有将乙炔气关严,焊工王某将漏气的割枪插入 2#贮罐,致使乙炔气泄露至 2 号罐内,并与罐内空气混合,到达爆炸极限。赵某用电焊机打火施焊时,罐体局部高温,引爆罐内混合气体。2、间接原因2.1 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如:动火审批制度、罐内气体浓度监测制度等;2.2 施工前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施工方案,更谈不上现场交底;2.3 现场管理混乱,为赶进度,操作违反工艺流程,如无清罐记录,不开罐通风换气就进行明火作业;2.4 安装不符合设计要求;2.5 职工安全素质差,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如:明知乙炔气泄露,不检查,不分析;割枪随意外借、乱放;施工人员未经专门培训,用一般的起重、安装、焊接操作技术工人来从事危险性极大的化工设备拆迁和安装,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三、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1、预防乙炔气泄露是首要的措施。如发现焊割设备有漏气现象,应立即停止工作,及时检查,消除漏气隐患。检查漏气的方法,可以将焊接炬侵入干净的水中,或在各连接部位、气阀、焊嘴及射吸管等处涂抹肥皂水,然后开启调节手轮送入乙炔气,有不严密处,将会有气泡冒出。当气体导管漏气着火时,首先应立即关闭阀门,切断可燃气源,用灭火器、湿布、石棉布等扑灭燃烧气体。每次作业完毕确认关紧后方可离去。2、防止乙炔气达到爆炸极限。乙炔是无色气体,比重 0.9,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5%82%,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为 2.8%93%。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容易扩散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3、控制着火源。乙炔在空气中的燃点较低,由于火花、加热、摩擦等原因,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乙炔用于焊接作业时,一旦发生泄漏,高速的气体冲出胶管或其他部位,在摩擦中会产生静电,极易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因此,在进行作业前一定要检查工具,防止乙炔泄露。

    注意事项

    本文(乙炔泄露爆炸事故.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