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docx

    • 资源ID:161333       资源大小:14.2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docx

    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2006 年 6 月 28 日 8 时 05 分, 兰州石化炼油厂 40 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在检修后复工开车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兰州石化立即启动了事故应急预案,全力组织灭火抢险。上午 9 时 40 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次生事故,现场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最后,余火于当晚 9时 35 分全部熄灭。事故发生后, 兰州石化同时启动了环境保护应急预案, 组织人员封堵雨排,设立现场围堰,将消防水引入炼油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并启用 3 万立方米应急调节池。同时,进一步加大监测力度,经省、市及兰州石化环保部门对水质和大气监测,周边大气和黄河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在事故抢险过程中, 兰州石化消防支队消防队员 1 名牺牲, 10 名受伤,其中:6 名重度烧伤,4 名中度烧伤。目前,由甘肃省消防局组织的事故调查组正在调查中。现将兰州石化自行组织调查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装置基本情况兰州石化 40 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始建于 2001 年 10 月 1 日, 2003 年 7 月1 日建成投产。该装置是 300 万吨/年重油催化的中间加工装置,生产工艺采用 7 塔精馏流程, 以 300 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生产的经精制装置脱硫后的液态烃为原料,生产丙烯、丙烷、异丁烯、异丁烷等中间产品,为下游装置提供原料。主要工艺流程如下:脱硫后的液态烃送入本装置的进料罐 (D501) , 通过脱丙烷塔进料泵 (P501) ,经脱丙烷塔进料加热器(E501)加热后进入脱丙烷塔(C501) ,脱丙烷塔底重沸器(E502)用热水供热。脱丙烷塔(C501)顶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空冷器(A-501)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2) ,冷凝液自回流罐抽出,一部分由回流泵(P502)送入塔顶回流, 另一部分用脱乙烷塔进料泵 (P503) 抽出, 送入脱乙烷塔 (C502) 。脱丙烷塔底碳四、 碳五馏分依次进入碳四馏分塔 (C505) 、 脱戊烷塔 (C506) 、脱异丁烷塔(C507)分离出异丁烷、异丁烯和戊烷等馏分。脱乙烷塔(C502)顶的碳二、碳三馏分,经塔顶冷凝器(E507)部分冷凝冷却后进入回流罐(D503) ,塔顶不凝气主要是乙烷和部分丙烯、丙烷,由回流罐上部经压控阀放至重催气压机出口(进 D301)回收丙烯,也可进入高压瓦斯管网。冷凝液从回流罐用回流泵(P504)抽出送入塔顶回流。脱乙烷塔底重沸器(E503)用热水供热,脱乙烷塔底丙烷-丙烯馏分自压进入丙烯塔(1) (C503)和丙烯塔(2) (C504) ,两塔串联操作,分离出丙烷、丙烯馏分。工艺流程简图:二、事故经过:兰州石化对事故经过进行初步调查,情况如下:2006 年 6 月 28 日凌晨 3 时左右, 40 万吨/年气体分馏装置进行大检修后的进料开车,4 时左右,C-502(脱乙烷塔)开始进料循环,7 时 38 分,操作人员寇汝强在巡检过程中发现 C-502 塔顶冷凝器(E-507/1,2)四个封头处泄漏,立即告知 DCS 操作员李小平通知中油二建开工保镖人员进行消漏处理。保镖人员 7 时 56 分到现场做施工准备过程中,发现泄漏处喷出大量液体和蓝色气体,而且响声剧增,保镖人员当机立断,迅速撤离现场。8 时 05 分左右,E-507/1,2 泄漏处着火,班长立即报火警,同时操作人员将与事故发生部位连接的管线进行切断处理,装置降温泄压,并将所有与装置连接的界区阀门关闭,装置紧急停工。8 时 15 分,将气体分馏装置电源切断。兰州石化消防支队 8 时 06 分接到火警, 8 时 09 分到达现场,共出动各类消、气防车辆 26 台,全力灭火。8 时 40 分左右,由于火势较大,C-501塔顶抽出至回流罐(D502)管线(DN250)破裂物料泄出,导致 E-507 管箱侧(东侧)火势突然扩大,致使现场抢险的消防队员 1 名牺牲,10 名受伤。8 时 40 分左右,根据火场情况,兰州石化请求兰州市消防支队增援,甘肃省消防总队于 8 时 45 分左右赶到现场,接管指挥权并组成现场消防指挥部,统一指挥现场灭火抢险工作,经过全体参战官兵的全力扑救,上午 9时 40 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因泄漏介质为气相可燃物,为了防止发生次生事故,现场指挥部经多次研究后决定采取不熄灭明火、控制设备中残存的可燃物稳定燃烧、周边冷却保护的方法,最后,余火于当晚 9 时 35 分全部熄灭。三、事故原因分析事故发生后,兰州石化立即成立事故调查组,下设四个专业小组,即:安全组、工艺组、设备组、对外协调组,开始对事故发生前后的工艺、设备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同时对岗位操作员工及中油二建设备保镖人员进行了初步的取证调查,经初步调查

    注意事项

    本文(兰州石化分公司“6.28”火灾事故情况汇报.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