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矿“5.16”火灾事故》讲解了2013年5月16日发生在神华集团某矿21160综放工作面的采空区自然发火事故,此次事故造成工作面停产并带来经济损失。工作面位于16#自燃煤层,具有自然发火周期短、开采难度高的特性。在开采期间,因断层影响,工作面倾角增大且推进速度缓慢。尽管采取注气氮、喷洒阻化剂等防火措施,但过断层期间未有效控制氧气供应,最终导致浮煤自燃。矿方通过调节风量、增加注气氮频次、地面裂缝填充及向采空区注水和液氮等应急处理措施,逐步降低标志性气体浓度直至趋于稳定。直接原因在于工作面过断层导致浮煤氧化自燃。而间接原因则涉及煤层自燃特征未被充分考虑、采空区束管监测系统失效、地表新裂缝未及时发现并充填以及防灭火管理制度落实不力等多重因素。矿方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回采过程中的注浆、注氮管理,安排专人对地表裂缝进行检查与充填,合理布设束管监测系统并按规定检测分析,同时强调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及风险预控机制。
《某矿“5.16”火灾事故》适用于煤炭行业尤其是开采类自燃煤层的企业。其内容重点指向生产安全管理、采空区防灭火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等方面。相关矿业安全工程师、煤矿生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可以从中学习关于防止采空区自燃的技术手段,优化安全生产流程,并提高对类自燃煤层采掘过程中风险防控的认识。此案例尤其适合那些面对复杂地质构造和较长自燃期的煤矿企业作为参考素材,以减少类似事故发生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