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因素识别》讲解了设备或装置的多种危险有害因素识别方法。该文描述了工艺设备、装置在安全性设计、制造、安装以及运行方面的具体要求,强调设备本身满足工艺需求和具有相应资质是关键要素。同时指出是否配备安全附件、防护装置以及紧急停车装置也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对于专业设备的安全性识别,《危害因素识别》详细说明了化工设备的密封性、保护措施和适用性等重要条件,并按照机械加工设备相关安全规程对机械危险因素进行了列举。关于电气设备,《危害因素识别》从环境特性出发提出多个关注点,例如工作环境性质、防爆认证等级、用电负荷及触电保护等方面都应逐一检查与识别。在特种机械设备领域,《危害因素识别》分析了起重机械可能引发翻倒、超载、碰撞的基础原因;针对厂内机动车辆,探讨超速驾驶、货物坠落甚至燃烧爆炸的风险来源;另外传送设备因夹伤肢体和其他意外伤害也被归入主要危险源之一。锅炉压力容器作为典型特种设备,需经过全方位监察才能保障运行安全。
《危害因素识别》适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的企业安全部门负责人以及生产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尤其针对那些涉及复杂设备制造使用的企业更为适合,包括化工、机械加工、电子装配等多个制造型行业的安全监督者需要掌握这些知识。此外还适用于电气工程相关的从业人员特别是处理特殊环境电气线路者,以及物流仓储企业负责特种机械日常维护管理人员。所有上述人群都可通过本文档学习到如何系统化发现并规避潜在的危害点,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从而增强整个组织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