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防灾应急手册-自然灾害紧急救援》讲解了地震遇险时的紧急救援知识,从地震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构造地震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通过对1976年河北唐山和2008年四川汶川两次特大地震事故的历史回顾,揭示了地震带来的巨大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该手册还对中国地震活动分布进行了介绍,指出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且分布广泛,包括台湾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等五个主要地震活跃区域。在紧急避震方面,手册提出了四个基本原则:伏而待定、因地制宜、寻找三角空间避险、近水不近火靠外不靠内,并针对不同场所提供了具体的避震方法。例如,在城市环境中利用暖气管道避难,在山地遇到山崩滑坡时应向垂直于滚石前进方向跑动。此外,手册还详细介绍了被埋后如何自救的方法,强调要避开不结实的倒塌物、保持呼吸畅通、积极寻找水源和食物并尝试向外发出求救信号。最后,手册提到了专业救援队伍及其所使用的声波探测仪、红外线等先进设备。
《全民防灾应急手册-自然灾害紧急救援》适用于广大民众特别是居住在地震多发区的居民,如我国台湾、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东南沿海等地的群众。这些地区的居民能够通过学习手册内容,掌握地震发生时正确的避险和自救方法,从而提高生存几率。同时,本手册也适合学校、社区组织进行防灾教育宣传,帮助学生和社区成员了解地震知识,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于参与地震救援的专业人员来说,手册中关于专业救援队及救援设备的信息也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