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甲醛上餐桌》讲解了甲醛在食品加工中的非法使用情况及其危害。文章指出,甲醛是一种无色、有毒且具有辛辣刺鼻气味的气体,其40%水溶液即福尔马林被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但绝不应出现在食品中。然而,不法商贩为了延长水发产品的保质期并增加其重量,将甲醛添加到诸如海参、银鱼、虾仁等水发产品中,使这些食品外观变得鲜亮诱人,体积膨胀,重量增加。甲醛对人体健康存在极大威胁,可引起慢性中毒,损害肝肾功能,甚至诱发癌症。为避免购买到含有甲醛的水发产品,消费者应通过观察颜色、嗅闻气味以及触摸质地等方式辨别。若水发产品过于鲜亮、洁白,或闻起来有刺激性气味,又或者手感异常坚硬,则很可能被加入了甲醛,不应购买。
《拒绝甲醛上餐桌》适用于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销售人员以及广大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监管人员而言,了解甲醛非法添加的情况有助于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制定更严格的法律法规来打击此类行为。对于食品销售人员来说,掌握这一知识可以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拒绝销售含甲醛的食品。而对消费者而言,学会识别含甲醛食品的方法能有效保障自身及家人的饮食安全,避免因误食有害食品而导致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