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食品安全提示》讲解了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全球食品相关疾病上升趋势的警示,指出发展中国家每年因食品和水引发的腹泻导致约210万人死亡。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亚洲营养信息中心发布了十条食品安全提示。第一条强调消费者应重视食品的有效期与保质期,拒绝购买过期产品,并对变质或包装破损的产品进行退货及报告。第二条提醒公众警惕假冒伪劣食品的危害,鼓励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不法行为。第三条至第五条则从家庭储存角度出发,分别指导生鲜食品、热食以及罐装食品等不同类型食品的安全存放方法。第六条和第七条聚焦于个人卫生习惯,要求准备食物前后务必洗手,并且使用过的厨房用具需彻底清洗消毒。第八条建议选择干净整洁的就餐地点以确保用餐安全。第九条特别指出热冷食物应保持适宜温度,避免食用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的食物。第十条为处理生鲜果蔬提供了具体建议,即煮食、烹调、削皮或直接丢弃可疑食品。
《十条食品安全提示》适用于广大消费者群体,旨在帮助他们提高食品安全意识,掌握正确选购、储存、处理食品的知识与技能。无论是日常家庭烹饪还是外出就餐,这些提示都能有效降低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病的风险。同时,该指南也适合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零售商以及餐饮服务提供者参考学习,以便更好地履行保障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