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安全人之家! | 帮助中心 安全生产文库,专业安全资料网站,助力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人之家
全部分类
  • 安全课件   操作规程 >
  • 安全管理   安全标准 >
  • 应急预案   事故案例 >
  • 安全教育   安全讲话 >
  • 安全资料   法律规范 >
  • 安全技术   安全视频 >
  • 安全文化   安全常识 >
  • 建筑安全   安全动态 >
  • 安全素材   精品资料 >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安全人之家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牢记消防安全20条_2.docx

    • 资源ID:203310       资源大小:11.12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金币     免费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牢记消防安全20条_2.docx

    《牢记消防安全20条》讲解了二十项基于国家法规、规范和火灾教训提炼概括的消防安全准则,这些准则简练且实用,便于记忆。第一条强调父母师长应教育儿童不玩火,并规定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参与扑救火灾。第二条指出不要乱扔烟头与火种,以防引发火灾。第三条提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不宜选用易燃可燃类型,以降低火灾风险。第四条明确消防栓的重要性及其对公共安全的作用,严禁损坏、圈占或埋压消防栓。第五条提倡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器材的使用方法。第六条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保障公共安全。第七条建议在进入公共场所时留意消防标志并记住疏散方向。第八条强调保持疏散通道畅通无阻。第九条鼓励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行为的人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人员举报。第十条提醒生活用火需小心谨慎,避免火源附近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第十一条针对煤气泄漏情况,提供紧急处理措施,如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或使用明火。第十二条提到电器线路老化要及时更换修理。第十三条告诫不可用铜线铁丝代替电路保险丝(片)。第十四条警告不能超负荷用电,以免引起火灾事故。第十五条说明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且消防队救火免费。第十六条要求了解火场情况者及时告知消防人员有关被困人员和易燃易爆物品的信息。第十七条强调火灾来袭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应贪恋财物。第十八条介绍穿过浓烟逃生的方法,即用浸湿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前行。第十九条提供身上着火时的应对策略,例如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灭火苗。第二十条提出当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利用浸湿被褥衣物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并呼救待援。

    《牢记消防安全20条》适用于各类人群,包括但不限于家庭成员、学生、上班族以及公共场所的服务人员等。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应该遵守这些消防安全准则,提高自身的防火意识和自救能力。对于有儿童的家庭而言,特别需要关注其中关于儿童防火教育的内容;而对于经常出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人来说,则更应重视有关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的规定。此外,该指南也适合企业用于员工培训,帮助员工掌握必要的消防知识和技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稳定。


    注意事项

    本文(牢记消防安全20条_2.doc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安全人之家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安全人之家(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VIP会员
    加入vip,免费下载文档!
    微信客服
    服务号
    意见反馈
    点击发送邮件给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