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户区火灾逃生的方法》讲解了棚户区的特点及其火灾发生时的逃生策略。棚户区是用易燃材料搭建而成,建筑密集且布局不合理,区内道路狭窄、障碍物多、水源缺乏,导致一旦起火,燃烧猛烈、蔓延迅速,容易产生飞火形成多个火点,并在短时间内扩大燃烧面积,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文章强调,在火灾发生后,居民要果断抓住时机逃离房间,退到较为安全的区域,切勿因抢救物品而延误逃生时机。当火势窜出屋顶或房屋出现倒塌迹象时,应沿承重墙逃出房间;住在阁楼的人要采用前脚虚后脚实的方式行走,防止坠落受伤。身上着火时不可带火奔跑,应脱掉衣服或打滚灭火。对于大面积燃烧的火场,即使已逃出房间,也仍可能处于火势包围中,此时需冷静观察风向选择逃生路线,尽量向上风方向逃跑,减少呼喊以防烟呛和灼伤呼吸器官,同时注意防范周围房屋倒塌带来的危险。
《棚户区火灾逃生的方法》适用于居住在棚户区或者简易建筑区的居民,这些地区通常使用草木竹油毡等易燃材料建造房屋,建筑密度大且布局不合理。本指南也适合消防救援人员参考,以便更好地指导居民进行火灾逃生。此外,对于参与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工作人员以及负责城市安全管理的相关政府部门人员同样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帮助他们了解棚户区火灾风险特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