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分厂10・6电弧烧伤事故》讲解了发生在10月6日9时25分的一起严重电弧烧伤事故。该事故发生在电气分厂电工李某和刘某在尿素一分厂低压配电室更换3s甲胺泵接触器的过程中,由于李某手持小母排进行尺寸对照时触及邻屏母联引下线,导致接地打火,产生弧光,造成李某重度灼伤(面积达30%以上),刘某轻度烧伤。报告分析了事故的直接原因,指出李某在作业中未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且没有按照电气作业安全规程对带电设备进行有效隔离,同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足,未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间接原因则归结于电气分厂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足以及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不到位。该事故被定性为一起因违章操作引发的伤害事故,处理结果是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针对此事故,提出了整改措施与教训:电工作为特殊工种,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生产意识,严格执行电气作业安全规程,落实票证制度及安全措施,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以确保安全作业,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报告还强调了正确穿戴和使用劳动保护用品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维护职工生命健康安全的最后一道保障,无论是职工还是安全监管人员都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电气分厂10・6电弧烧伤事故》适用于各类涉及电气作业的企业和单位,特别是那些存在高压、低压配电设施的工厂或车间。这份报告不仅为电气分厂提供了具体的操作规范和安全指导,也为其他行业内的电工及相关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它提醒所有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气作业安全规程,增强安全防护意识,确保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对于企业的安全管理团队来说,本报告提供了有效的安全管理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整体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