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二分厂“4・19”灼烫事故》讲解了2006年4月19日发生在尿素二分厂的一起严重灼烫事故。该事故导致一名操作人员在处理尿液泵不打量问题时,因尿液槽顶部人孔留有空隙,造成高温高压的尿液喷出,最终致使该员工重度烧伤。文章详细描述了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救援过程。文中指出,擅自改变尿液槽原设计性能是导致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同时尿液温度高、浓度大和液位高等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加入的水迅速汽化并形成短时能量汇集,最终引发尿液喷射。此外,文中强调了对尿液槽潜在危险辨识不足、现场紧急施救技能欠缺及安全检测手段落后等间接原因,并将此事故定性为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了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全公司的安全教育、纠正设计变更、严格执行设备管理规定、提高现场应急救护能力以及加强风险分析与培训。
《尿素二分厂“4・19”灼烫事故》适用于化工行业尤其是涉及尿素生产的企业。这些企业应从此次事故中吸取教训,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确保所有操作严格按照原始设计进行,避免未经审批的设计变更。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需要增强对潜在危险的认识,掌握必要的紧急救护技能。企业还应该定期检查和更新安全检测设备,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通过对职工进行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能够遵守最新的操作规程,有效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