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致病的综述》讲解了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的机制、阶段、特点及类型。文章阐述了空气、水、土地和食物是人类生存与健康的必要条件,但当人体长期暴露于被污染的环境中,达到一定限度时就会引发疾病甚至导致终身残疾或死亡。文中将环境致病因素分为生物性因素(如细菌、病菌和虫卵)、化学性因素(如有毒气体、重金属、农药等化学品)以及物理性因素(如噪声、振动、放射性物质)。据研究,大部分肿瘤病与环境污染有关,其中90%左右同环境化学因素相关。文章还描述了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后的四个毒性反应阶段:潜伏期、病状期、显露期和危险期。同时指出环境致病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和严重性的特点,并列举了历史上的典型案例,如日本水俣病和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最后,文章分类介绍了环境污染对人体危害的三种类型: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分别对应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健康风险。
《环境污染致病的综述》适用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共卫生机构、医疗机构的专业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研究的学者。该文有助于他们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影响机制,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这份综述能够帮助其理解环境污染带来的公共健康威胁,从而推动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出台。此外,对于公众而言,此文献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