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指导书》讲解了危险源的基本概念,详细描述了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等根源或状态的性质。书中指出,危险源是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及其意外释放或泄露的因素,按导致事故直接原因分类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与主观性、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类别。该指导书还解释了危险源辨识作为识别危险源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涵盖了厂址、厂区平面布局、建筑物、生产工艺过程等多个方面,并明确了辨识范围涉及事业部所有施工、生产、管理及辅助生产生活场所。书中列出了详细的辨识步骤,包括划分辩识单元和资料搜集。具体而言,辨识单元的划分根据部门职能明确各自识别范围,避免漏识,并结合地理区域、生产流程阶段、装置、作业任务等多种方法进行细分。资料搜集部分强调了辨识与评价人员必须掌握的资料来源,如已知危险信息、物料设备使用情况、法律法规标准等。此外,该指导书还对工作任务与流程进行了分析,将生产流程分成多个单元,针对每一流程分析可能偏差及危害,最后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阐述了可能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按六类危险因素进行了分类。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指导书》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适合那些涉及复杂生产工艺、多环节管理和多样化作业环境的企业。无论是大型制造业还是中小型企业,只要涉及到施工、生产、管理及辅助生产生活场所,都可依据此指导书进行全面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它不仅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际操作中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危险源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案。通过遵循此指导书,企业可以更系统地识别潜在风险,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和员工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