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渣处理危险危害因素交底书》讲解了为加强业务承揽区域安全管理,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针对钢渣处理区域业务承揽单位的书面告知。该文件详细列出了不同工作区域存在的具体危险源点及其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热闷池,在钢渣热闷过程中,存在放炮伤人、高温蒸汽烫伤及误跌入热闷池导致摔伤或烫伤的风险,要求在热闷池处于热闷状态时远离,并注意现场环境确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室外沉淀池清理垃圾物时,有误跌入造成摔伤或溺水事故的可能性,通过加固防护围栏和现场监护来预防。破碎机区域主要防范机械伤害,强调工作时保持安全距离并安装防护罩。受料槽方面,因蒸汽影响视线需及时停止作业,且不可随意走动,同时注意周围车辆和天车作业情况,增设排风设备确保视线清晰,合理安排作业顺序。皮带机则要求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完善安全保护措施。拣选岗位需关注车辆通行路线,设置物料缓冲挡皮和安全拣选区域。天车岗位强调上下走梯的安全扶握与地面人员配合,定期检查设备完好性。此外,场内外运输车辆也作为重要危险源点,需要加强确认以预防车辆伤害。
《钢渣处理危险危害因素交底书》适用于涉及钢渣处理相关工作的所有业务承揽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那些直接参与热闷池操作、室外沉淀池清理、破碎机操作、受料槽作业、皮带机管理、拣选作业以及天车操作等岗位的人员。它不仅适用于原料厂内部的日常生产活动,也适用于外部业务承揽单位进入原料厂进行钢渣处理相关工作的场合,旨在提高相关人员对工作环境中潜在危险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