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讲解了危险与危害因素的概念及其分类,阐述了二者在生产活动中的表现形式和根源。文中指出,危险是指特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而危害指的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或财产损失的因素。为了便于理解和管理,这些因素被分为两类:强调突发性和瞬间作用的危险因素,以及强调时间积累作用的危害因素。文档还详细探讨了导致危险和危害的根本原因,即能量、有害物质的存在及失控状况。能量可以是任何能够做工的能力,无论是机械能、电能还是热能,一旦失控便可能导致事故;有害物质则包括所有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化学或物理成分。失控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人员失误和管理缺陷三个方面,环境因素也起到间接影响。此外,文章还介绍了按导致事故直接原因对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类的方法,并列举了具体的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类别。
《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基本知识》适用于各类涉及生产活动的企业和机构,尤其是那些存在较高风险操作环境的行业,如化工、冶金、建筑施工等。它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理论基础,帮助他们识别潜在的风险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同时,这份文档也是新入职员工接受安全教育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因无知或疏忽引发的意外事故。对于从事安全生产研究和教学的专业人士来说,本文档同样具有参考价值,可作为教材内容的一部分,用于传授有关危险、危害因素辨识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