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理论知识》讲解了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定义,前者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后者为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文档阐述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存在危险有害物质与能量,以及这些物质和能量失去控制的情况。失去控制主要体现在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缺陷上。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文档列举了13类具体表现,如操作失误、忽视安全、使用不安全设备等。对于物的不安全状态,则指出防护装置缺乏或有缺陷、设备设施有缺陷等问题。管理缺陷方面涉及对物性能控制、人失误控制、工艺过程、用人单位、相关方风险管理及违反安全人机工程原理等方面的不足。此外,文档还详细分类了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按直接原因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多种类型,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进行分类,以及依据职业健康进行分类。最后,《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理论知识》强调了识别这些因素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预测性的原则。
《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理论知识》适用于各行业领域内的安全管理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从事工业生产、建筑工程、化工制造等领域的企业员工。无论是工厂车间的操作工人还是管理层人员,都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识别工作环境中潜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以确保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同时,该文档也适合职业健康与安全研究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以及政府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各类安全生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