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讲解了为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制定和危险源控制提供依据,通过系统地辨识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规划风险控制方案。该文件适用于集团公司的危险源管理流程,明确了从定义到具体职责划分的一系列规范。文中提到采用GB/T280012001标准及行业标准中的术语定义,特别强调了四新技术(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场景。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以及重大危险源清单;安质处承担拟制本程序并督导实施的任务,同时负责监督可能产生职业病作业过程的危险源辨识,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与风险控制计划;工程部、设物部和事务处分别针对施工场所、机械设备使用维护及公司机关范围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与管理;项目部则需定期或不定期上报危险源,执行风险控制计划。工作程序涵盖危险源辨识范围,包括常规与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人员的活动,以及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辨识时机涉及每年特定月份、新项目开工前、“四新技术”使用前等关键时刻。在风险评价环节,项目部/事务处按照既定方法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评价,确定一般与重大危险源后报安质处汇总确认。安质处随后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由管理者代表审批后下发各部门执行。风险控制策划方面,项目部/事务处需针对重大危险源分析临界条件或诱发因素,制定防范措施,确保这些措施得到批准、执行并接受检查。最后,每年末安质处会评审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适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特别是那些涉及高风险作业环境的企业,如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厂房建设等。它同样适用于制造业中存在较高机械操作风险的企业,以及其他任何需要严格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法规以保护员工健康的行业。此文件不仅为管理层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还为一线工人参与危险源辨识提供了明确指导,确保整个组织能够有效地识别潜在风险,采取适当的风险控制措施,从而保障所有员工的职业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