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问题分析与对策》讲解了HSE管理体系的核心——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在油田企业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文章指出,中国石化自2001年引入HSE管理体系以来,该体系标志着油田企业管理从传统的事后处理向事前预防的转变。通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可以对所有作业活动中存在的危害进行识别,并根据法律法规和HSE方针目标要求,评价每个事件的风险等级,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文章强调,HSE管理模式是一种事前的、动态的管理方法,其主要思想是预先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以削减和控制风险为目标,按照PDCA模式持续运行。文中详细描述了华东石油局和分公司在实施HSE管理体系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包括采用工作危害分析表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等方法,对12项作业活动中的34项主要危害源和70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和评估。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企业在培训、制度建设、安全检查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如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定期安全大检查以及修订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等。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文章也指出了HSE管理体系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观念转变、统一认识和持续改进等问题。
《危害识别 风险评价问题分析与对策》适用于油田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负责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它为这些人员提供了关于如何有效实施HSE管理体系的指导,帮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同时,本文也为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HSE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挑战的机会,有助于推动HSE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和发展。此外,对于希望提升自身安全管理能力的企业,本文提供的经验和建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