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辩识》讲解了危险因素与有害因素的定义及其分类,二者分别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文中详细描述了两种主要的分类方法。按照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的方法中,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被分为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心理生理性、行为性及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等六大类。其中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细分为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等15个小类;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等;生物性涵盖致病微生物等;心理生理性涉及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等方面;行为性则关注指挥错误、操作失误等问题。参照事故类别分类方法,则综合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等因素,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等20个具体类别。
《危险、有害因素辩识》适用于各类存在潜在安全风险的企业及单位,尤其是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等安全事故频发的行业领域。这些行业的作业环境中往往包含大量的机械设备操作、高空作业以及化学物品使用等情况,极易产生各种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该文档的学习,相关从业人员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不同类型的危险有害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降低事故发生率。同时,也适用于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助于他们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