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讲解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及其相关控制措施。该文档依据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指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的危险物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其控制系统旨在预防事故发生并限制事故危害至最低程度,采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实现。文中强调辨识是控制的第一步,通过制定危险物质及临界量标准来确认潜在危险源。评价阶段涵盖对各类危险因素的辨识与机制分析、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后果评估以及风险综合评价。管理方面,企业需为每个重大危险源建立严格的安全制度和技术组织措施,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此外,还要求企业按规定期限提交安全报告,详细说明重大危险源状况、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应急措施等,并根据变化及时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定期检验评估其有效性,场外预案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工厂选址时应考虑土地使用政策以确保安全隔离。监察工作则需要派遣合格技术人员定期检查、评估和提供咨询。同时,《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也提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储存单位需向相关部门备案特定信息;安全生产法则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登记建档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制定应急预案并报备。
《重大危险源基础知识》适用于涉及危险物品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的企业及相关场所,特别是那些危险物品数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单位。这些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厂、油库、燃气站等存在高风险作业环境的地方。本文件对于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同样适用,帮助他们了解如何监督和管理重大危险源,确保区域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符合国家法规要求。同时,它也是相关从业人员学习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应对的重要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