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系统论》讲解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设备、工艺及产品复杂化带来的系统安全问题。文中指出,系统安全的基本思想源于人们对大规模复杂系统的研制、开发、使用及维护过程中逐渐萌发的认识。文章强调,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而防止事故就是消除或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危险源被定义为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失事故的潜在不安全因素。文中详细介绍了两类危险源的概念及其在事故发生中的作用。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这些能量源或载体一旦失控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常见的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带电导体、奔驰车辆、产生能量的装置等。第二类危险源则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失误、物故障和环境不良等因素。第二类危险源往往围绕第一类危险源随机发生,它们的出现频率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最终,文章总结出一起事故的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前提,而第二类危险源则决定了能量或危险物质是否会意外释放。
《危险源系统论》适用于涉及复杂系统研发、生产和维护的企业和机构,尤其是那些需要处理高风险设备、工艺和产品的行业。这包括化工、冶金、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对于从事安全生产管理的专业人士、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理解危险源分类及其控制方法至关重要。此外,该理论也适用于制定安全标准和法规的政府部门,以及负责评估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第三方机构。通过掌握危险源系统论,相关人员可以更好地识别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提高整体生产过程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