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民防灾应急避险手册》讲解了自然灾害紧急救援中多种灾害情况下的应对措施,特别是地震遇险时的具体操作指南。该手册详细介绍了地震成因与分类,并通过历史上重大地震事故的回顾,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展示了地震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力。同时,文中分析了我国地震活动分布特点,指出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繁,主要集中在台湾、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及东南沿海等地。针对地震遇险,手册提出了四个避震原则,强调在地震发生的12秒内保持冷静,就近寻找安全角落躲避。此外,还根据不同环境提供了具体的避震方法,例如平房、楼房、城市中的避震技巧以及特殊场所(如车内、学校、商店)的避震策略。对于被埋后的自救,手册建议避开不结实的倒塌物,用砖石支撑残垣断壁,扩大活动空间,同时避免使用明火和随意触动室内设施。最后,介绍了专业救援队伍使用的声波探测仪、红外线探测仪等先进设备。
《2023全民防灾应急避险手册》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居民,尤其是居住在地震多发区的民众。它不仅为普通市民提供了实用的防灾避险知识,也适合社区工作者、学校教师、企业员工等进行学习和培训。通过对手册的学习,各类人群可以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此外,该手册还可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重要资料,帮助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