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MS的产生、发展及特征讲解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从认识到标准化的过程。随着企业规模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升,人们意识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需要更加系统化、标准化和规范化,这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各国开始制定本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也致力于推动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国际化进程,尽管初期因人权问题未达成一致,但1999年,由英国标准协会等13个组织提出了OHSAS 18000标准。该标准与ISO 9000和ISO 14000类似,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已被广泛采用,成为国际标准。OHSMS具有系统性、动态性、预防性、全员性和全过程控制的特征,它以“系统安全”思想为核心,通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等手段来防止事故发生,并注重持续改进以达到最佳安全状态。在我国,自1996年起对OHSMS进行了研究并逐步建立相关标准,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试行)标准、OHSMS2001审核规范以及GBT 28001-2001规范等,这些标准在宗旨、结构和内容上与OHSAS 18001相近,为企业提供了选择依据。
OHSMS适用于各类企业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领域。无论是大型跨国公司还是中小型企业,只要涉及生产运营活动,都需要关注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问题。特别是那些存在较高风险作业环境的企业,如化工、建筑、制造业等,更应重视OHSMS的应用。此外,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也可参考此体系进行安全管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实施OHSMS,企业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