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管理制度》讲解了企业为保障生产安全及职工健康所需的资金投入范围与管理措施。该制度描述了企业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费用涵盖的多个方面,包括临时性安全技术措施工程、非固定资产的安全防护器材购置与维护、重大安全生产课题研究费用、应急准备资源投入、安全奖励、工伤保险和社会商业保险费用、劳保用品配备、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安全生产相关的检查和会议支出等。同时指出,每年年初应由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并纳入企业财务预算。各类工程项目在开工前也需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及费用使用计划并报公司审批备案。为量化统计已发生的安全防护费用,规定在“间接费用”科目下增设“安全防护费用”三级科目,用于核算相关费用,且明确了具体的会计处理方式,如原在其他科目下的部分费用改在此科目下核销。对于法人层次单位,则不单独设置会计科目,但在会计凭证摘要中需注明属安全防护费用以便统计。强调各单位要组织资金确保已审批的安全防护费用预算或项目投入计划的实施,公司将年度预算分解为季度计划并通过审核安排专项资金。此外,因违反安全生产规定形成的罚没收入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还规定了企业安全防护费用数据的收集和上报机制,要求财务部门每月统计、每季度汇总并向公司报送安全防护费用支出情况明细表。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重视安全生产的企业,尤其是那些涉及高风险作业领域的企业,例如建筑施工、化工生产、矿山开采等行业。这些行业由于其工作环境复杂、潜在危险因素多,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按照此制度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到各项安全保障工作中,从安全设施建设到职工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从预防性科研到突发事故应急准备等各个方面,以此来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稳定发展。同时,本制度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和监督安全生产资金的使用,确保资金合理有效利用。